换向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换向阀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重组医工院方案或6月上报国药大健康平台成型

发布时间:2021-10-21 01:26:23 阅读: 来源:换向阀厂家

重组医工院方案或6月上报国药 大健康平台成型

重组医工院方案或6月上报国药 大健康平台成型 MBAChina   5月11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上海医工院)原院长周斌上任国药集团副总经理。《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上海医工院内部人士处获悉,按照计划,国药集团和上海医工院具体合并方案可能在6月中旬上报国资委。

这是一场好事多磨的好姻缘。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国药集团依法对上海医工院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利。

国药重组上海医工院,意味着国资委关于医药央企5变3的设想正式收官,因此,国资委曾力推两者合并。

好事多磨

国药集团借此补长了医药研发短板。上海医工院(未来的中央医药研究院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能会得到国资委高达5亿元的资本金支持,不过,这一说法目前并未得到国资委和国药集团的官方证实。

记者从国药集团高层次获悉,按照规划,国药集团未来将以原上海医工院为主,联合国药内部资源,建立中央医药研究平台,补长国药研发短板。

“上海医工院也算得偿所愿吧”。5月12日,上海医工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上述人士透露,国资委为了彰显对双方重组的支持,可能会给中央医药研究院高达5亿元的资金支持。在国药集团重组上海医工院后,国药集团将真正成为医药行业的霸主。

上海医工院原本就是医药行业人见人爱的香饽饽。作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其医药研发能力在国内同样首屈一指,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其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2009年,上海医工院销售收入为12.6亿元,相比2008年增长率达到了35%。

此前,曾有多家医药企业向上海医工院示好,中国医药行业协会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国资委作为医药央企的出资人,一直看好的就是国药重组上海医工院,两者合并,国资委出了不少力。”不过,目前来看,这桩一定程度上可被定义为包办的婚姻还算美满。

上述上海医工院人士告诉记者,未来的中央医药研究院名字可能为中央医药研究院或者中国医药工业研究院。

名字显然不重要,上述上海医工院人士担心的是,整体并入后,上海医工院的领导班子能否稳定。目前来看,这一担心略显多余,“按照当前进展,原来的班子基本保持稳定”。

5月11日,根据国资委提名,国药集团董事会通过了聘任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原院长周斌为国药集团副总经理的决议。进入国药集团经营班子后,周斌将主要分管国药集团科技研发工作。未来成立的中央医药研究院将联合四川抗生素研究所以及国药现有的医药研发资源,“成为中央级别的医药研发大平台”。#p#分页标题#e#

上述国药高层说,两者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上海医药工业研究医院整体进入国药集团,提升了国药集团作为中央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随着国药集团与原中国生物技术集团联合重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进入国药集团,国资委着力打造的中央医药健康产业平台已基本形成。

国药争霸

这笔买卖中,受益最大的显然是国药集团。国资委人士曾表示,国资委给国药集团的定位,就是打造中央医药健康产业平台。

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龙头老大,国药集团业务涉及医药流通、医疗器械、展览会展、工业生产等八大板块,不过最强的仍是医药流通(以国药控股公司为主),占集团收入80%左右,而医药工业则一直是国药集团的短板,并不符合其产学研一体化的未来愿景。

正是在此背景下,2009年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走马上任国药集团董事长,当时国资委就是冀望宋志平能够担当重任。

国资委企干二局局长姜志刚也明确表示, “国资支持国药集团建立央企医药平台的设想和建议。宋志平有着成功改革重组的经验,有利于国药集团下一步的重组与发展。”

15千瓦柴油发电机

中国寄到菲律宾的邮费多少

pet双面离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