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信用卡次级卡危机
华西都市报与CCTV-2共同关注
7月17日银监会下发通知规范信用卡业务,明确要求银行不得向18岁以下的学生发放信用卡,同时还在信用卡的发行、年费的收取、持卡人的信用管理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项新政将对中国的信用消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央视主持人陈伟鸿和评论员霍德明、张鸿一同评论。
霍德明:我国信用卡坏账近50亿建立发放规定实属必要
通知的第一条就禁止银行对营销人员实施单一以发卡数量作为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除了发卡数量外还要有其他的激励机制。以前很多银行发卡就是充数量,不重质量。我们国家上半年的信用卡坏账累计下来,已经将近50亿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3%。银监会对发信用卡量的指标作了一个限制,这是必要的。
张鸿:巨大利润导致银行“跑马圈地”
据测算,在中国信用卡的饱和应该是20亿张,可现在中国才1.3亿张,它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所有的银行都发现了未来的商机,现在就先跑马圈地。但信用卡的基础是信用,如果申请人没有还贷能力,这个基础被打破了,那还款人对信用也就无所谓了,均衡就打破了。
霍德明:信用卡问题易导致“次级卡危机”
银行发行信用卡如果信用有问题,将来可能会发生“次级卡危机”。像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的信用卡坏账比率由去年10月份的5.5%增加到现在的8%-9%。2003年韩国也发生了信用卡危机,韩国的信用卡是由信用卡专门机构发行的,很多发行信用卡的金融机构倒闭了,连带使银行也很危险。
张鸿:信用有风险持卡应谨慎
我要提醒一下持卡人,它不光给银行带来风险,也给个人带来风险。首先一个常识就是要量入为出。第二,要意识到我们国家金融领域的征信体系在逐渐完善,自己的行为对未来的征信可能有影响。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信用卡业起步阶段更应加强风险管理
我们的信用卡现在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美国出现次贷危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企业、居民过多负债消费,这反映了缺乏自制的个人消费习惯,以及缺乏风险控制和自我约束能力的银行发卡系统。我国银监会及时进行规范,有助于起步阶段有一个平稳的发展。我们应该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去发放信用卡,客户也应该谨慎地使用信用卡。
殷剑峰(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重视信用风险发挥征信管理系统作用
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信用风险。另外一方面比较重要的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系统必须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征信系统提供的数据,来发展第三方的评级机构,让银行能够判断发卡对象的信用状况。
霍德明:处罚机制是遵守规定的保障
如果银行万一触犯了这些限制规定,有没有处罚机制?在这次的通知里面,我没有看到任何处罚机制,只怕这个利润如此之大的市场里会有很多金融机构以身试法。
稿源由CCTV-2《今日观察》特别提供(《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